机会在儿子面前装逼的崇祯皇帝心里自然是大写的爽:“所谓成本,就是大明这个国家兴盛起来所需要的一切,诸如人口和赋税等等,全部是成本的一种。
而所谓转嫁,就是将这些成本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头上去,需要损失的人口让他们损失,需要付出的金银财宝让他们出。
至于转嫁成本的手段,包括但是不限于军火买卖、福寿膏和棉籽油买卖、大明间接或者直接插手战争。
祖龙大修了六国长城还有直道,汉武北征匈奴,隋炀修了大运河,这些大规模的财政支出最终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因为国库里面没有那么多的银两,所有的成本最终被摊派到了百姓身上。
知道不知道朕刚刚登基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东边有建奴,东南有荷兰蛮子,南边诸藩也是表面老实背地里各自龌蹉,大明朝堂上阉党和东林党人脑子都能打成狗脑子,再加上不断的天灾,那才是真正的内忧外患。
可是现在呢?朕修建的直道和铁路加起来,数倍于长城和秦直道,朕打下的疆土比之汉武北击匈奴所得还要大上数倍,朕大修的河道是大运河规模的两倍,而民未加一赋。
知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有什么好处吧?《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朕深以为然也,所以朕不仅不加赋,还干脆免了赋,只收商税。
天下万万百姓之中,民几何?商几何?商人被收了税,纵然再如何不满,他们有胆子造反么?看看史上历次朝代更迭,哪一次不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了才天地反覆的?
所以朕要告诉你的是,如果商税不足以支撑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将所有的成本向外转嫁,而不是从百姓身上找补。
当你知道如何将成本转嫁给其他的国家,用他们的血肉来完成大明的兴盛之路。
朝鲜的绫阳君和缅甸王他隆是真正的聪明人,跟尚丰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