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挂掉之前,奥尔金可是把自己对于欧洲的看法都跟米哈伊洛维奇都说过了。
对于米哈伊洛维奇这个人,张之极通过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的消息渠道,也算得上是了解极深,这绝对是个枭雄式的人物。
虽然这家伙现在才十几岁,但是米哈伊洛维奇的隐忍能力,让张之极都不得不为之侧目——为了麻痹帝师莫罗佐夫,米哈伊洛维奇甚至放弃喜爱的姑娘叶夫里米娅·叶谢沃拉若斯卡娅,迎娶大贵族出身的玛利亚·米罗斯拉夫斯卡娅为皇后。
如果仅仅是这样儿也就算了,后来米哈伊洛维奇的表现就称得上是出色了。
跟米哈伊洛维奇成为连襟的莫罗佐夫以国戚的身份总揽朝政,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朝堂上面,怎么看怎么跟老刘家最后面那几个皇帝很类似。
然而米哈伊洛维奇显然要比老刘家的那几个更能忍,哪怕是在这种情况下,米哈伊洛维奇依旧选择了隐忍,继续放任莫罗佐夫胡来,直到大贵族杜马通过了新的盐税法令
这项法令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规定对盐商收取高税,税率比盐的市场价格还要高出1.3倍。
莫斯科盐商对莫罗佐夫本已颇为不满,后来又有传言说增税的主要原因是沙皇未来的岳父,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贪污大量国库公款。
在这种情况下,米哈伊洛维奇依旧坚定不移的站在莫罗佐夫这边,甚至下令抓捕那些表达自己不满的居民。
如此一来的后果就是大批人群走上街头,袭击大贵族家宅和抢夺财产,一些官员遭遇了民众的野蛮私刑或被处决,暴动人群洗劫了莫罗佐夫的住宅,杀死了杜马书记官奇斯特和御前侍臣普列谢耶夫。
直到这个时候,米哈伊洛维奇才出面收拾残局——再也撑不住局面的莫罗佐夫被流放到一座修道院。
因为看重于莫罗佐夫的才能,米哈伊洛维奇又低调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