噔一声,暗叫一声不妙。
说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感觉,张之极总觉得自己要倒霉,可能又要被崇祯皇帝给坑了?
果然不出张之极所料,崇祯皇帝在嗯了一声之后就淡淡的道:“朕记得老英国公还在的时候,朕曾经说过,英格兰之地正好应了英国公的封号。”
张之极躬身道:“陛下隆恩,臣永世不敢或忘!”
张之极这句话说的倒是发自肺腑,因为崇祯皇帝对于英国公一系当真是没说的。
领兵打仗捞军功这种好事儿从来都有英国公的一份,而且英国公府里一公一侯的荣耀,哪怕是在整个大明也只有徐家能稳压自己家一头。
然而徐家却不像自己家这般受崇祯皇帝的信任,即便徐文爵在军中的表现也足够耀眼,也依旧比不得自己。
最简单的例子,长公主……
以往的大明公主成婚,驸马基本上都是从科举上来的人才里面选择,将门想要娶个公主回家,其实并不容易,而且会失去领兵的机会。
自己家的那个混账东西呢?现在就在阵前领兵!
这份宠信哪怕是数遍整个大明朝,只怕都不多见了,所以张之极谢恩倒是真正的诚心诚意。
然而良心喂了狗的崇祯皇帝却不在乎张之极是否诚心:“朕当初说过的话,自然是算数的,说给你英国公府,那这里就是你英国公府的封地。
只是,既然此地是你英国公府的封地,那后续移民等费用,自然应该由你英国公府承担才是,还有那一应的军费?”
张之极这下子懵逼了。
如果说英国公府承担移民的费用倒也说的过去,大不了将英国公府在大明的所有土地和生意都变现,砸锅卖铁的过上几年苦日子也能撑过去。
但是这军费,别说是英国公府了,就算是徐家也撑不起来啊!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