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一次把欧洲坑回到姥姥家去,崇祯皇帝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大明都没有完全全面换装的定装燧发火铳还有最新式的火炮,都往上面塞了不少。
一路上也确实没有什么惊险,无非就是花费的时间多一些,真正让李承彦头疼的是自己该怎么找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或许他很快就不是皇帝了。
停在木骨都束的出使舰队上,李承彦正在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到底是听从新乐侯刘文炳的安排,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冒险从苏伊士运河通过,还是听从郑芝龙的安排,绕过好望角走西边的海洋呢?
两者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从崇祯十三年开始到如今,已经挖了足足有六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总算是挖通了,新乐侯刘文炳几乎快要高兴的唱歌。
但是让刘文炳不开心的是,这里并没有大型的舰队让自己来测试运河的实际效果。
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有跟没有一样,莫卧儿更是连个舰队都没有,其他的商船自己看不上眼,唯一能看上眼的就是郑芝龙部的南海舰队。
问题是,南海舰队现在忙着在木骨都束以南的那片大草原上面怼人抓劳工,没空来做这个测试,或者说在怼死英格兰的那些蛮子们之前没时间。
所以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的风险未知,毕竟小舢板和大型的舰队两者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面对的吃水和风险也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如果要说好处,大概就是通过苏伊士运河以后可以直接通过阿尔巴尼亚港前往卢布尔雅那,然后再走陆路,前往奥地利去拜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而绕过好望角的风险同样明摆着,万一运气不好遇上飓风,可能整个舰队都有完犊子的风险,而且还得面临着随时可能遇到的攻击。
比如西班牙和英格兰,这两家跟大明的关系绝对说不上好,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