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不够强,一旦有着巨大的,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好处,大明的百姓们经任何人都积极!
搞清楚了其中的弯弯绕,郭允厚干脆如法炮制了一番,试着吸引百姓往勒石草原迁移——效果确实很明显。
只是在试图吸引百姓往朵甘思和乌思藏迁移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尤其是葱岭那边,更是没人愿意去。
百姓又不是傻子,朵甘思和乌思藏那里的地形还有环境都不算太好,谁闲的没事儿了才会想着往那里移民!
接连向勒石草原和辽东,奴尔干都司,交趾进行了大量的移民之后,郭允厚特别蛋疼的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就像是崇祯皇帝一直在担心的那样儿,大明的人口还是太少了些——两万万的人口迁移出一千多万之后,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人少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儿,其实也不算什么,反正百姓们总是会想着多生孩子,哪怕是贪图官府的奖励也会多生,这些地方早晚都能填满。
但是,皇宫里的那位爷,他不按套路来啊,说不定什么时候一拍脑门子就会跑去御驾亲征,然后弄死大量的蛮子之后再搞回来大片的土地,再然后就得从国内移民过去占地盘。
看了看几乎快要见底的国库,郭允厚最终还是打消了提高生育奖励的想法,决定顺其自然,毕竟现在的奖励已经不低了,再提高一些,国库就该支撑不起了。
到时候再因为百姓生孩子太多而搞的国库紧张,那未免就太可笑了——大明国库没有被巨大的军费支出拖垮,也没有被巨大的建设支出拖震,结果却因为百姓生孩子太多而支撑不起,那就真成了笑话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也给崇祯皇帝提了个醒。
通过锦衣卫和东西厂,崇祯皇帝就像是一条盘踞在整个大明上空的巨龙一般,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户部面临的这些问题也同样如此,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