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过各种税收的形式再回到崇祯皇帝的手里,可是这毕竟是需要一个周围时间的。
可能很短,几个月的时间,也可能很长,需要几年的时间。
肉都是在锅里,可是看得见吃不着,来气不?
崇祯皇帝就很不爽,这才刚刚崇祯五年,后面还有几十年,哪年的事儿少了?这银子不够花!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自己的银子不够花,那就得转嫁成本。
比如说丝绸,对外的堪合价直接就从十五银银子一匹涨到了五十两银子一匹的价格。
爱买买,不买滚,没人买了正好把地空出来种粮食。
然后朱聿键等人弄过来的袋鼠肉,崇祯皇帝拿到的价格是五十文一斤,转手就是五两银子一斤。
壮阳,补肾,一夜七次狼不是梦,爱买买,不买滚。
不就是直接把价格后面加个零么,朕也会玩这一套。
然后就是郑芝龙的舰队,还有刚刚实测不久,好好在诸蕃国面前装了逼,刚刚消停下来没多长时间的东海舰队,再加上大明的那些受招安的海盗,先去把澎湖的西夷们给怼死。
然后下一步就是台湾岛上的西夷,然后郑芝龙继续向新明岛上运人,并且把新明岛上面开始产出的粮食运回大明。
东海舰队则要确保大明在东海乃至于更北一些的海上利益。
总之就是没有大明朝官方手续的,不管是谁家的,都当成海盗处置掉——货物归公,人抓回来当劳工。
同时,还得继续郑芝龙干了一半就被迫放弃的捕鲸大业,继续把鲸肉弄回来腌制上。
就像是大明的文盲在崇祯皇帝看来不算文盲一样,西夷在大明上下的眼里看来就只能算是半兽人。
虽然这些半兽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学问,拿到大明后也能适用并且能促进大明的学问发展。
可是依然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