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赫煊微笑道:“张先生请!”
张大千也不客气,对发报员说:“致电重庆最高国防委员会于右任:髯翁台鉴,现壁画研究已步正轨,因遭周明诚及中博院阻拦,须求教育部批文一份,务必托人早日送至敦煌。弟大千敬上。”
发报员听说是给最高国防委员会致电,连忙噼里啪啦一通操作。
张大千让出位置冷笑:“周先生请吧。”
周赫煊对发报员说:“致电重庆《大公报》,就发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a,署名周赫煊。”
……
于右任刚刚在大西北转了一圈回重庆,他在游览成吉思汗陵的时候,还即兴做了一首爱国散曲《天净沙·谒成陵》:“兴隆山畔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不得不说,于右任这首散曲写得让人拍案叫绝,直把冯玉祥的诗词甩出几个银河系。
张大千直接把电报发到最高国防委员会,搁古代就是八百里加急,电报内容一个小时不到就送去于右任家中。但周赫煊那边的速度也不慢啊,因为《大公报》有自己的电讯室,分分钟把老板发来的电报送去周公馆。
于右任正在和老朋友喝茶聊天,耽搁了好几个钟头才去找陈立夫。他面子大,一路都不用通报,直接就找上陈立夫本人。
陈立夫连忙起身迎接,热情笑问:“什么风把髯翁吹来了?”
“西北风,”于右任说,“张大胡子在敦煌考察壁画,需要开一份考古批文,麻烦教育部通融通融。”
陈立夫脸色的笑容顿时僵住,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张大千道:“髯翁,不是我不肯帮忙,你先看看这个。”
周赫煊在离开重庆之前,就写好了三封信,根据不同情况让崔慧茀交给不同的人,最坏的打算是直接告状到老蒋跟前。
给陈立夫的那封信很简单,先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