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商的排序,就明确地说明了商人在地位上的地下。
在秦朝时,商人即使富得流油,也不可以穿丝绸衣物。唐朝时,商人不能入朝为官,直到明清,商人的地位才有所转变,从富商巨贾仕途无路到富商巨贾仕途有路。
这不仅仅有社会发展的原因,更因为一直到明清时期,全世界的白银都流入中国,这才支撑起来了商人阶级的货币规模。
如今还是明朝初期,不管是黄金,还是白银的数量都不多,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商人的交换。
连朝廷发俸禄都需要用布匹,丝绸,香料,木料来替代,商人们就是有再多的货物,交换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商人们,哪怕家财万贯,但是让他们拿出一万两白银出来,都几乎不可能。
因为他们的财富都不是金银,而是实物,土地。
苏州的织造商户能y-i次忄拿出来十万匹丝绸的商户有不少,这些丝绸按照价值来说,能值二三十万两银子,甚至更高。
但是他们不可能y-i次忄换来这么多的银子,因为市面上的银子数量有限。
所以他们只能跟监交易,从监的手里换来他们需要的粮食,工具,物资,只有少部分才能换到流通的金银。
一直到明朝中期以后,东瀛和南洋的金银大量流入华夏,商贸的规模才逐渐扩大。
到了十六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然后这些金银大量地流入华夏,才让商人阶级卸掉了一直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桎梏。
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小说吴蜀人》一文里写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其实这只是一种比喻,人不可能骑鹤,更不可能腰缠十万贯。
按照南北朝时期的铜钱,一个差不多两三克,一贯就是两三公斤。十万贯就是二三十万公斤,也就是两三百吨,用小船装都要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