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算高,还不一些幼军出来的士兵在其他军卫的级别,但是这是在太孙身边的守备,而且他还是羽林卫学的山长,属于极具潜力的将领。
他吃亏在于年纪有点大了,所以现在对仕途追求不高,安心在朱瞻基身边,帮朱瞻基管理好人才培训。
这次出使,八百幼军全部一起出行,他们肩负着描绘最详细的世界地图的任务,这其他事情更受朱瞻基重视。
因为现在的世界地图虽然在例已经跟后世差不多,但是大部分大陆的内部,都是较模糊的。还有一些小岛,如新西兰,并没有在地图显示出来。
将已经确定出行的人随便统计一下,这已经是差不多九万人,这还没有算总人数达到三千人的宗室成员和他们的随员。
另外还有数百名来自各国的使节,这次出海,也会将他们都送回去,等回航的时候,又会带那些小国新的出使人员。
除此之外,那些勋贵们还会有最少数十条船跟随着舰队一起下南洋贸易,他们都是缴纳了海关税的,大明舰队有保护他们的责任。
当然,也少不了臣们的观摩团,这个观摩团从永乐五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开始跟随舰队出使,如今规模越来越大。
永乐五年,郑和舰队在第一次下西洋归来之后,又迅速准备第二次下西洋,送十九国使节回家。
当时恰逢秋闱挂榜,才十岁的朱瞻基以天真的语气询问,为何不把这些考举人的臣派到海外去了解一下南洋各国?
举人还不是进士,严格说起来还不是官,但是已经有了当官的资格。
如今的大明新朝初立,官员还不泛滥。但是连续换了三个皇帝,恩科增加了好几次,举人的数量也不少了,求官的更多。
朱棣当时也较烦恼怎么安排这些人,随即下诏,愿意随舰队巡检南洋,并能写出让他满意策论的举人,可以优先赐官。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