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普通百姓,能关他一个月算不错的了。
但是嘛,既然是个如此不堪之人,朱瞻基在内心里已经判了他的死刑,
朱瞻基可不认为因为有同一个曾祖,他该享受特权。与其以后被官限制住,还不如一开始建立严苛的规则,来自我约束,自我保护。
宫有宵禁,冬天戌正,也是后世的八点。夏天亥正,也是后世的十点,宫门会紧闭,再不开门。
这个时候,除了皇帝亲自下旨,否则任谁也打不开宫门。
今日的家宴气氛并不热闹,朱棣高高在,与宗室关系亲密的朱高炽如今在京城,朱瞻基却跟这些宗室关系一般。
所以不到戌时,这顿略显寡淡的宴席散了。
朱棣今天情绪不好,多喝了两杯,随后回了后宫休息。朱瞻基原本还想跟他谈一下跟他出海的內监首领安排,也只能改天了。
这次出海,他是正使,郑和是副使,刚出海归来的候显这次留守,不过还有一个同样对南洋诸国较熟悉的王景弘帮郑和减轻负担。
他们三人负责整个船队的全面工作,不管是使节团,还是贸易团,还是航海指挥,作战指挥,都由三人全面控制。
內监首领是朱瞻基最贴心的大太监金阔,他是负责內监贸易的太监总管,但是还必须给朱棣的亲信太监们留几个位置。
这次出海,光是內监抽调了足足一千五百人,他们用这半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筹集了大批的贸易物资。
这次內监准备充足,要将这些货物全部变成金银和各种生产资料运回来。
使节团由礼部,通政使,锦衣卫三部联合组建,专门负责船队的外交环节,总管是礼部右尚书金纯。
自东瀛之战之后,金纯这个在朱瞻基心里较古板的臣却对他亲热了起来。
这种亲热不是有心投效,而是对朱瞻基的处事之道有些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