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看牛车上的稻谷,这一袋是半石,而牛车上面,装了整整六十袋。
身为一个马上皇帝,再也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这样运输量的提升,对于军中后勤供应,有多么大的影响。
如果早有此物,这次北征,根本不用调集五十万民夫,只要一半的人数就足够了。
少了二十多万民夫,又能节约多少粮食啊!
“此物可能量产?”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不行,孙儿着马所副正在进行工艺改进,希望以后能大批量生产。皇爷爷请跟我来……”
重新回到了仓库里面,朱瞻基带着朱棣来到了一台简易的惊人的车床前面。
说是车床,其实是有些夸张了,这就是五根打磨的方铁,两头被固定在一个框架上。
中间的三根呈品字形,固定着一个夹具,夹具的中间,是一个空心的通槽,被固定了两个轴承。
然后,就是大大小小的齿轮,一个卡一个,从最上面一直连到最下面。这将近二十个齿轮,组成了一副工业时代的l-ing'l-e:n震撼。
在最下面一个齿轮的中间,铆上了一个反向的铁棒,铁棒的顶端,横着一个稍小的铁柱。
除了朱瞻基他们几个人,其他人都没能看懂这是什么东西。
朱瞻基对着马迪说道:“把滑轮放下,上去蹬几圈。”
马迪立即又兴奋地坐在一个三角形的软垫上,双脚蹬在了齿轮上面的铁棒,两条腿飞快地蹬动了起来。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然后小齿轮又带动大齿轮,齿轮的配比严格按照力能进行带动。
虽然这种力量远远不如电机的力量,也不能进行复杂的加工。
但是,当夹具飞快地转动,带动了中间一根直木棒也飞速转动,然后马致才手握靠近胸前的一根摆杆,沿着五根铁条最前面的一根,将固定住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