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诺夫说完,拍了拍郝仁的肩膀:“目光短浅是必要的,因为大多数人活不到自己目光可及的未来。”
郝仁脱口而出:“但你活的够久……”
“因为我只是活着而已,”乌兰诺夫转过身,“从我受伤之后再也流不出一滴血,而只能流出电解液和营养介质的那天起。我的目标就只剩下活着了,这样的人才能活的够久。”
郝仁无言以对,在一个人人都自身难保的世界,思想家和启蒙者恐怕真是死的最早的人群,因为他们需要把用于维持生存的能量用在别的地方,比如梦想。而数据终端这时候在他脑海中嘀咕了一句更是精准:“这就是为什么奇珍异草都能修炼成仙,而蔬菜瓜果连成精的都没有:早上发愿修炼,中午就让人给炖了。压根活不到梦想实现的那天,谁还能有梦想。”
不得不说这货虽然嘴欠抽了点,但总结能力真挺强的。
郝仁跟在乌兰诺夫身后返回灰狐狸驻地,在转过一个街角的时候,他趁人不注意从随身空间中飞快地取出一个银灰色的小装置扔了出去。那小装置看似一块不起眼的金属疙瘩,但在落地之时悄然无声,而且迅速贴着地面滑进了某个黑暗角落。这是郝仁早上用巨龟岩台号的舰载工厂制作出来的信标发射器,它会自动寻找一个干扰最弱的地方展开,随后对太空发出强有力的导航信号——只要卓姆星球还位于梦位面,探测无人机群就能迅速通过这个导航信号找到它。
哪怕它们之间相距了数百亿光年。
如果双方之间相隔的不仅仅是物理距离……那情况就比较麻烦了。但目前看来,情况变麻烦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郝仁在卓姆星球上和晶核研究站以及探测无人机群的联络都没问题,这证明数据链是畅通的,但关键就在于没办法确定信号传导的具体位置。这就相当于匿名匿地址的联系,而以晶核研究站和无人机群的功能没办法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