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确定此事,只是有些猜测罢了。
毕竟像撰写师父言行一事,恐怕一位弟子是做不到的。
回到孤独园,留守众僧急忙上前迎接帮忙,将乞来的食物倒入一口大锅,生火加水生火,熬煮,直到锅中翻开,则由摩尼尊者指派的摩诃迦叶分食。
按照规矩,地位最尊者先食,因而第一钵食物便送到了释迦摩尼面前。
年长者先食,第二钵食物分给了一个眉毛雪白,满脸皱纹如同沟渠的老僧。
之后,则是将食物舀入众僧的木钵之中,每位僧人取一木钵,直到最后剩下一个木钵,才是那摩诃迦叶的食物。
看到这里,卫小北不由得轻轻点头,毫无疑问,这种分食制度完全杜绝了主持分食者假公济私的可能。
若是之前主持分食时,舀得不公平,有多有少,那么最后一个木钵里的食物必然会最少。
这虽说不是绝对的公平,但至少达到了相对公平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卫小北对于手上这木钵里的食物着实有些无爱。
乞食,乞食,光是这两个字眼,就应该知道乞食而来的食物是个什么样子了。
虽说由于天竺大陆大半位于热带,食物来源丰富,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丰衣足食的。
而在这个佛教发展的初期,大家都不识比丘,上门乞食的僧人自然不会得到好感,即便是乞食成功,所得到的食物必然是剩饭之类,再混合在一起煮熬,虽说消了毒,但那传出来的味道如果可以的话,卫小北想要将鼻子给堵上。
并且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食物大多数都是半脱壳的粟米,嗯,想象一下吧,将谷子混合在一起煮开后食用的感觉。
粗糙割口!难以下咽!
这就是卫小北的感觉。
但他却根本无法拒绝这种感受。
卫小北视线环扫,这上千僧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