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亲卫全不在意,他心中不由暗自点头,这就是传说中的诸葛亮了。
虽然还少年,但是哈哈,归到自己手下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嘛,算来自己手下如今可是有很多少年俊才了,一念及此,张辽每次都是乐得合不拢嘴,纵然自己现在艰难,但未来的二十年里,自己必然能有横扫天下之力。
对于诸葛亮,后世褒贬不一,很多人说诸葛亮军事不行,或者说揽大权,或者说是劳民伤财,但在张辽看来,历代军事家对诸葛亮评价都很高,包括司马懿、李靖,而且诸葛亮能以蜀国之力抵抗魏国数十年,足见其能。
要知道,当时的蜀国虽然富庶,但经历了汉中之战、夷陵之战,已经是民生凋敝,与魏国根本无法相比。从地域上,大汉三十州,魏国就占据了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九个州,加半个荆州和扬州,尽是中原繁华之地,而蜀国只有益州,多是山区边鄙之地,从人口上,蜀国只有魏国的三分之一,这还不算隐匿的人口。
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如果蜀国在刘备死后不频频出动伐魏,将战场开在本土之外,那魏国的大军早已入蜀,而益州的本土势力早就投降了。所以可以说,是诸葛亮维系了蜀国国运,虽然耗尽了国力,但比之战场开在本土,已经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这也是小国寡民的无奈,先天不足,非人力之所能为。
至于在治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贾诩和刘晔都曾赞过诸葛亮的治国,不论理政,单说平衡内部势力,诸葛亮在蜀国就比魏吴做得好。
当时的三国之中,各有世家势力错综其中,在魏国,曹操多次祭起屠刀,汝颍荀彧、河北崔琰、三辅金、耿、吉、韦等名士或士族皆成为牺牲品,到了曹丕之时,士族崛起,乃至后来发生高平陵政变,士人大胜,而以曹氏宗族为核心的沛国势力几乎烟消云散,血流遍地。在吴国,孙策前期杀戮,孙权后期屠杀,加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