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小的来。陛下不是下旨要建立三级的学校制度么,我们可以收缴大族们的私塾,先建立小学,然后选派老师,通过老师,我们将大人想要提前土改的消息泄露到那些村民那里,掌控他们,然后将青状聚集起来,稍稍训练,变成民兵,有着些青状民兵帮衬着,想来地主们是不会想不开的。”
“这可是私练军队啊,是要杀头的!”阎应元被宋献策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
“大人谬已,土改之后,一个村子里,出来又教书先生外,还要有村长,还有一个职位是什么,大人知道么?”
“是民兵教习。”阎应元下意识的答道,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
“没错,这些就是民兵教习寻来的民兵,符合陛下的旨意,只是时间稍微提前了些,写奏折的时候,大人不用提及就行了,就算以后陛下知道了,也无妨,权宜之计罢了,只要大人土改做好,这些都不是问题。”宋献策诱惑道。
“况且,大人税收,教育,土改,一连三个政绩完成,如此大才,陛下怎会怪罪?”
听完,阎应元的心脏彻底剧烈的跳动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内心已经同意了,只是平日读书养成了理智和规矩还在约束着自己,让自己中庸行事,不能太出头了。
“大人,如今就是大争之世啊,不是天下之争,而是文官道统之争啊,大人不争一争,千百年之后,到时候高坐朝堂之上,又不知是谁家信徒。”
宋献策的话是最后的一锤子,彻底帮助阎应元下定了决心,对于道统什么的,文人历来最看重了,如今又是陛下最多变的时节,不争一争,冒头出去,真的等到决定时,自己可就说不上话,彻底成了吃瓜群众了。
“好,干了!”
阎应元狠狠道。
就这样,一场席卷整个大明官场的风暴,从郓城县开始了。
在圣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