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跨系统调动,到时候到一地为官什么的,故此,此时自然要早点打好基础,多弄点盟友出来,这郓城县令阎应元就不错,重情重义,忠直感言,最难的的是本身果敢,有决断,若真的经过战事的磨炼,还真能称得上是一员大将。
这样的人,迟早都会被皇帝注意到的,经常看报纸,注意王道之师文章的宋献策,心下知道,当今圣上,最喜欢这样能文能武能解决问题的官员了。君不见上海县的卢象升、上海海关的孙传庭、广东海关的洪承畴,都是整顿秩序,打击海盗弄得风生水起,多次上了报纸夸赞。
作为大明帝国的喉舌,至今独霸整个舆论领域,没有任何一个类似事物出现,要说上这上面的官员没有经过皇帝过目首肯,宋献策是第一个不信。
“哦,宋道长有何妙策啊!”阎应元兴奋的问道,现在真是个好时代,眼瞅着有那么多的功业去做,怎么能因为一时的政绩而困守穷乡僻壤呢,这次说什么都要弄出点大功来。
“县令大人,你看,如今崔鸣吉总督正坐镇济南,徐徐开展土改工作,其中繁重繁琐自是不用说,照他这个速度,弄完整个山东,怕是要很久啊!”宋献策说着土改的事情,让阎应元若有所思。
“是啊,照这个速度,怕是要一年之久,这还只是山东,若是放到整个天下,估计要十多年呢。”
“没错,整个大明十三省,如今却只有两个土改小组,一通弄下来,怕是要十来年,陛下虽然不是好大喜功的性子,但这么久的时间,确实绝对不能等的。”宋献策继续引导话题。
而阎应元,听到这里,似乎听出来了什么,只是却没有说,而是一脸微笑的看着宋献策。
“老狐狸,就不信你没有听出意思来。”宋献策暗骂一声,只是身为下属,领导没听明白,他也只能继续说了。
“大人为郓城县令,而陛下也早就下达了全国土改的圣旨,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