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当然都是爱国的,但是真正能被高层认可的‘爱国’企业家,那绝对是凤毛麟角,在任何关键时间节点上,这一类爱国企业家都必须无条件主动的站在国家大局一面,而不是利用国家大局为自己牟利。
层次越高,相互间一旦产生了裂痕和心结,那就是几乎无法弥补的,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谢逸飞不是不想收,不能收,而是谢家高层有顾虑,落实在谢逸飞这个层次,他得不到谢家高层的支持,自然有些有心无力。
“倒不是说我多虑,的确有这样的情况,中策的黄红年你知道吧?”谢逸飞说。
梁一飞点点头,中策他当然知道,92年南巡后的企业家就没有不知道中策的。
92年南巡后仅仅四个月,印尼华裔黄红年来到中国大陆进行投资,短短一年时间内,收购了300多家国有企业。
收购的方式十分夸张,有的是干脆把某个地区所有的规模以下企业,无论良莠,一揽子购买,有的则是把当地某个行业完全垄断式购买,其中不乏底子好的优质企业。
收购之后,把企业中优质资产剥离,重新重组,各类资产分门别类,在海外上市倒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资本运作。
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赞成者认为这是中国开放的必经途径,认为这有助于解放生产力,反对者认为这是国有资产流失,是民族经济受到了外资的巨大威胁。有媒体报道黄红年将国有资产卖给外国人,将钱装进自己口袋,掏空了国家,肥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一场讨论:‘靓女该不该先嫁’,优质国企是不是可以卖?之前潘觉还为此写过一些文章。
总之,最后这场大规模收购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不动声色的叫停。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黄红年的中策集团,最初的大股东,还包括李家诚、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