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又加上天资颖悟,凡事大都可以触类旁通,过目了然。而今,不期然的他竟对这人像所出招式发生了莫大兴趣,暗自忖道:看样子这些人像所列招式,虽则与武林中各大门派迥然不同,却是一种怪异的武学,但是他们每人所使兵刃,各自不一,是否是一套完整的武术?抑或是各自独立成招呢?
行思至此,手随念转,竟将九龙剑“呛”地撤出,找到一尊用剑的人像,竟自仿照着比划起来。
用剑人像,列的是一招极像“童子拜佛”式,可是又与当今武林名门大派剑法中的“童子拜佛”迥异,故不管如何,这招剑式,应为一套武术中的起手式,这一点徐玉麟已可窥知。
他仅仅比划了三次,已将这招剑法了然于胸,接着再看另外一尊人像时,乃是使用一对亮银枪的巾帼英雄。
此女姣姿,容色绝代,眉目含情中令人感到一种森冷的杀气!
她一对亮银枪摆的是“双龙探珠”,气派、架式,堪称“佳绝”!
徐玉麟苦于手内无枪,而且宝剑也仅只一柄,要学此招数,甚觉驴唇不对马嘴,无可奈何之下,只有以剑代枪,以指代剑,如此比划了几遍,觉得并无不对头处,而且竟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他本就记性过人,此刻既醉心于这些招式,自是聚精会神,心无旁鹜,一招一式的逐个学习下去。
一个个,一招招,不多久光景,他竟环绕石壁学行了一周,默数一遍,奇怪,这些人像竟也与洞门之数相同——一百零八个,自然他也学会了一百零八招。
在此一百零八招之中,虽然枪刀剑戟,鞭铜锤抓,斧棒钺矛……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兵器,但他完全足以剑代替,然而却没有不适之感,似乎这些招数,使用任何兵刃均无不可,尤其以剑代之,则更妙用无穷!
他一时竟然忘了此身被困,惟恐忘记,复从第一式“童子拜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