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即魔之生。”
于公子看了一看,奇道:“这个古刹似乎不像平常的寺庙,写的语句深度不浅,却总有一股不像出家人的风味一一”
那枯瘦老僧微微一笑道:“这种风味,才是出家人最为适合者!”
于公子嗯了一声,那老僧又道:“出家人参悟佛学,若发乎于行,则失去法度,总须不失原有我行我素之态度,不可处处为心中所知佛学所限,但须在终结之时这等观念。”
他说得甚为含糊,杜天林却是微微-惊,那于公子没有作声,老僧顿了一顿又道:“譬如说,少林、武当之门,源远流长,他们对佛学的参悟,不能不算相当透澈,但总拘泥于宗则,抱定佛渡有缘的被动宗旨,行为便有失于灵便,这一点说穿了,使人有-些装模作样的感觉。”
他坐望那两行对句又道:“这-古刹的主持人,从这两句话看来,对佛学参悟必然不浅,但字句之间,似带有杀伐之气,乍然看之,嗔心似未除尽,但从这一句‘嗔乃魔之始,’可知他乃有意作此言语,所以觉得这种出家人的风味最为适合。”
于公子点了点头说道:“师父对佛学说明道理,弟子在这一方面愚钝……”
那老僧笑了一笑,也不再出言。
这一句“师父”,真说得杜天林几乎跳了起来,原来他,原来他就是“枯叶禅师”,这真是巧之又巧,不可逆料之事了,于公子竟然找到他的师尊前来赴自己的约会,不知他的用意何在?
杜天林只觉得胸中突然跳个不停,耳边响起师父说昔年与那枯叶禅师交手的故事,双目紧紧地注视着那枯叶禅师,心中不断地考虑:
“目下我的行动倒不容易了,若是就这样走将出去难免引起他们两人生疑,但若隐藏不出,那于公子以为我失约未来自也不佳——”
正自考虑之间,忽听那枯叶禅师说道:“那姓杜的身份,你始终仍是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