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秉公无私,性又刚烈,师叔……”
无名和尚见昙优殷殷致意,大是慨然,道:
“贫僧虽犯戒律,但此心佛知,五位比丘不再阻拦,贫僧实是感愧,此去但望我佛怜佑……”
说毕,转身迈步,足踏栈道,芒鞋翻飞,迅捷地登阶而上。
这条栈道,环着矗立的悬崖峭壁而筑,蜿蜒曲折,足有八九里长,栈道尽头之处,山坡倾斜之势略缓。
无名和尚心急似箭,他深知守护这礼佛坡的莽头陀,最是难缠,要想通过此关,大是不易。
是故,他一心澄莹,全神戒备,缓步而行,果然,不多时,但闻木鱼连响,自崖边浅窟之中,走出一个身穿黑色僧衣,长发披肩的头陀来!这头陀身材高大逾常,面色黑黝,浓眉大目,仿佛一座铁塔般,迈着大步走来。
无名和尚望见这头陀束发的铜环,在日光中闪烁生辉,项下挂着一个似铁非铁,似木非木,乌光闪闪的木鱼,手持佛门方便铲,不由得暗道:
“莽头陀,这最难缠,最不肯循私之人,他来了……”
铁塔般的莽头陀,大踏步来至当前,右臂握定方便铲,左手自项下解下黑木鱼,往地上一放。
浓眉掀处,陡地一声大喝:“来者何人?”
无名和尚心下一动,举目一瞥,只见莽头陀环眼圆睁,瞪着自己,面上毫无表情,不由忖道:
“他虽非我门中弟子,但与我也是素识,如今竟然对我问起这等话来,分明是故作不识……”
原来这莽头陀,乃是前朝宗室子,一生遭遇至惨,后来被峨嵋一位高僧收容,托庇于佛门之中。
那位峨嵋高僧示寂之后,他才持戒前来投奔无住大师,这时莽头陀不但尽得峨嵋心法,连禅宗独门之功,也已极具造诣,而兼具两家之长。
且说莽头陀见无名和尚不答,一震手中方便铲,又自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