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9和3.6的分辨率与人类Sonic-hedgehog(ShhN)的N末端结构域复合,利用这些冷冻电镜结构,该课题理论上可以观察到Ptch1的12个跨膜结构域以及两个细胞外结构域ECD1与ECD2,其数学模型描述为……」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全篇论文撰写完毕只用了短短不到半个小时便全部完成,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其实内容并不多,就是两页半纸的内容。
“主人,已经翻译成英文格式,您准备投稿哪个学术期刊?”
闻言叶华随口说道:“随便了,就《自然》期刊吧。”
在学术界,英国的《自然》或美国的《科学》期刊算是国际知名的了,小音立马通过在线投稿注,以叶华的名义注册了一个账号,投稿界面迅速生成内容,毕竟小音帮忙投稿,就是快。
署名是「海岸线大学校长叶华」,专业期刊通常需要工作单位,一般都是学校或科研机构,很少有个人投稿,除非是在领域是绝对的权威。
以叶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个人投稿也是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不是他没有操作交给小音在处理嘛,小音当然是按照流程办事了。
叶华的这篇理论论文其实有好几处期刊都能投,主要就三个期刊,分别是《自然生物技术》、《自然医学》以及《自然结构生物学》。
在小音询问之后,叶华决定选择《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予以投稿。
“不露两手,大家还以为我不是认真在办学呢。”叶华喃喃自语,嘴角不由得一扬。
敲定这一切也就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大手一挥关闭全息辅助系统,旋即调阅出了考察团的组建工作事宜,小音已经通过全球网络的检索罗列出了一份清单名录。
都是当代世界的一些“少年怪杰”,有的已经被一些大学给破格录取了,比如国内的一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