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游先丰纳米确立的原材料供应要充足,到下游的半导体封装测试等等,都要有一个确切的详细规划,同时这些规划也是把利益分配好。
确认好之后,产能不够的扩大产能,该建厂房的立马扩建,工人不够的要大规模招聘。
然后就是开工进入热火朝天的生产阶段了,每个月要产出6亿块芯片,一年下来的产量就是72亿之多,这的确是很恐怖的规模了。
不过相比较整个半导体行业每年的芯片出货量,仍旧是小巫见大巫。
就说华夏国内,目前每年消耗的各类芯片总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4000亿片,毋庸置疑的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全球60%的芯片都用在了大中华区市场。
说句膨胀而真实的话,国外像新西兰那样的国家,一个所谓国家级的市场还真就不如国内的一个市,而且还不是沿海发达地区。
光是大中华区就能单独形成一个世界市场的规模。
生产目标一确立,将近400多家分布在半导体工业链上各大环节的供应商们,一个个瞬间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拿到各自的订单份额就开始死命的开工。
都是小钱钱啊。
海岸线集团珊瑚岛科技,一个月的订单量分发下去,就意味着投入超过RMB¥1500亿的资金,其中芯片采购清单就吃掉其中的1150多亿。
按照这样的产能规模,一年下来全息手环的出产量将吃掉RMB¥18000亿,目前海岸线集团的家底“只有”RMB¥13000多亿元,相当于USD$19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根本不够。
不过,没关系。
程阳泽也是效仿当初叶华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压款呗,各大厂商老板们自己去银行货款生产,海岸线集团这边只把先期账款打过去够你们勉强运营支出,其实就是刚刚够给员工发工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