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了纰漏。不过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再提起也无益。等你的婚事结束,我和你父亲就带着你祖母回真定去了,你祖母不会再给你添麻烦的。你只管好生过日子,不必牵挂家里。等日后得了闲,母亲再去嘉定看你。”
真定侯千金红了眼圈,郑重地点点头:“女儿一定不会让母亲失望的。”
真定侯夫人叹道:“你素来是个懂事的孩子,该教你的,我都教过了,宫里派来的嬷嬷,也把你该学的东西都告诉了你,往后就要看你自个儿的本事了。本来我是指望着你能嫁在京城的,这样我上京看你也还方便,京城又有我们家几门亲戚,多少能照看你一下。没想到你会嫁到嘉定去,千里迢迢的,家里也帮不上忙。你一个人在那边,若遇上什么难处,该找谁商量去呢?一想起这事儿,我就担心得夜里睡不着觉。”
真定侯千金微微一笑:“女儿会谨守母亲教导,恪守闺训,随分从时。王府是讲规矩的地方,女儿能遇上什么难处呢?况且汾阳王太妃十分慈爱,对女儿颇为照应。实在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也可以向她请教。”
真定侯夫人嗔道:“母亲难道不明白汾阳王太妃是好人么?只是宫里来的嬷嬷说得明白,汾阳王府三代主母皆在,你上头有三层婆婆呢,亲近了汾阳王太妃这位太婆婆,另两位又会如何?你别忘了,汾阳王世子,可是现任汾阳王妃亲生的!”
真定侯千金道:“嬷嬷们讲过的话,女儿都记得清清楚楚,正因如此,女儿才决定要亲近太妃。嘉定汾阳王府后宅的三位主母,另两位都不是明白人。只有太妃与她们不是一路。太后娘娘与汾阳王太妃之所以选定女儿做世子妃,决不是为了给老太妃与王妃添一个帮手。女儿记得从前先生讲史时,曾经提过‘平衡’之道。想来汾阳王府的后宅,也需要平衡呢。”
真定侯夫人听了,不由得叹息:“我的儿,苦了你了。在家时就没少操心,出嫁了还要操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