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子,是赵家二房的独苗苗,将来是要撑起建南侯府门楣的,他的妻子必须得是个能撑事的人。曹萝性情虽好。能力上确实平庸了些。张氏觉得自己也许可以把孙媳妇调|教出来——瞧她把孙女儿教得多好呀——无奈曹太夫人疼孙女儿,她这个外人也只能死心。
除了曹萝。张氏就没遇上哪个特别喜欢、想要娶回家做孙媳妇的小姑娘了。她甚少出门交际,被赵琇劝过后,稍微有所改善,也更多的是进宫见太后去。她在太后那里也常常能见到其他世家名门的女眷。她们也有女儿、孙女未许人。可在太后面前,十个人里有六个是想要把家中的女孩儿推上皇长子妃之位的,三个是想要送女孩儿入宫做妃子的。剩下的那个就是张氏这种完全来凑热闹的。谁有闲心跟建南侯府提联姻之事?就算真有这打算,也得是家中女孩儿确定没法嫁入皇室之后。再寻赵玮做个备胎。时间一长,就连张氏自己都忘了,孙子已经到了娶媳妇的时候了。
看到张氏一直在发呆,赵琇忍不住问了:“祖母在想什么呢?”她刚才问的问题很难回答吗?难道祖母从未想过要给赵玮娶个什么样的媳妇?这个麻烦了,他们兄妹年纪都轻,如今头顶上只有张氏这一位长辈,亲事肯定是张氏做主的。现在看来,他们还是不要太指望张氏才好。她得给哥哥打声招呼,让他自己找媳妇去,找到了就回来跟张氏说,让张氏出面去提亲,这样比较稳当。
张氏醒过神来:“也没什么,我在发愁呢,你哥哥娶个什么样的妻子才好呢?”
赵琇先问了:“您有什么要求吗?比如家世、才貌、性格什么的。”
“家世自然要跟咱们家匹配得上才行。”张氏顿了一顿,“不过最重要的是姑娘本人要好,人品正直,性情和顺,才貌双全,还要跟你哥哥相处得来。若是这几样都好了,家世略差一些也没什么。”
赵琇笑着说:“家世确实尚在其次。我觉得,咱们平日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