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他们很快就到了栖凤斋后堂。因为栖凤斋没有完整的院墙,他们直接从屋后转了过去,压根儿就没经过前门。
赵琇还是头一次到栖凤斋后堂高桢的临时住处来。进了门她才发现。这里也许因为本来就不是为了住人而设计的,因此屋顶特别高,可以清楚地看到房梁。屋子也十分宽大,足足是落梅院正屋的两倍宽,却只分作三间。中间的是厅,摆设跟落梅院那边差不多。只是因为这边屋子更宽敞,就显得地方很空,家具很少。
东屋是高桢起居坐卧之处,靠着东墙修起了大炕,比落梅院的大炕还要宽、要长。足够打横睡上十几二十人并且翻身都没问题。这么大的炕,只给高桢一个人睡,当然太过浪费了,所以炕上摆了好几个书架、炕柜,连炕桌都有两张,一张书桌,一张吃饭,分布在大炕两侧。互不干扰。高桢只需要在这座炕上活动,吃饭睡觉读书就全都解决了。
房间里其他地方反而没摆什么东西,只有两只大衣箱。显得有些空落落的。转头去看西屋,有碧纱橱遮挡,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赵琇想到那匆匆引来的温泉水,猜测那边会不会是浴室净房?
高桢招呼赵琇在东炕就座,又叫丫头上茶。她随手解了斗篷坐下,就发现炕是热的。但屋内的空气却要冷得多,比不上芙蓉楼和落梅院暖和。她四处打量一圈。也就明白了。这屋子屋顶高,空间大。就算多摆几个炭盆,也暖和不到哪里去,还会造成浪费,砌火墙则太过费时费事了,最省事的办法,自然是尽量把活动局限在大炕周围了。
赵琇想到高桢这些天一直是住在这样的屋子里,忽然有些心疼他。
高桢叫丫头去找画画用的颜料,自己则上了炕去寻画册,寻到了一本,抽出来递给赵琇:“你看这一本可用得?”对上赵琇有些怜惜的目光,不由得一怔。
赵琇连忙接过画册,低下头胡乱翻着,其实一点都没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