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何不换成翼王出宫之时。最好身边有零星几名官员在场,出其不意趁其不备下手。成功盗得宝剑的机率会大得多,又有官员做为目击证人方便了事态的稳步扩散。多好的方法。
有人却提出不同的意见,翼王出宫多是坐轿,惯犯手法再灵活对于并不宽敞的轿子得手的机率不大,若翼王呼救,离着宫门较近,守望宫门的禁军见到后会立即上前擒拿,官员虽为见证人但事发突然出于同僚上下级关系岂有坐事不理袖手旁观之态,即便不是自己新身上阵冲当轿夫的下人均会上前帮忙抓人,看似不错的计划破绽颇多,小偷为何只盯着翼王下手,只这一点就能毁掉全盘布局,此事不应操之过急,慢慢的部署方为稳妥。
沐昭细心思量先后对比,点头同意慢工出细活的做法,之前的计划已近乎完善,显然更改若与之后的情况衔接不上恐会露出马脚遭人怀疑。
第五日早朝之上,欠款的官员观察着翼王面色,见其气定神闲没有丝毫的焦急表露心下更是雷鼓轰鸣,翼王是真不在意没人去缴清欠款还是等着期限一进肆无忌惮的付诸行动?
有胆小的官员在这短短几日的煎熬下没有睡好一日安稳觉,心里总觉得翼王正等着僵局出现,寻思了好半天的官员忍不住前去试探,更有甚者已有官员去户部上交欠款,有的官员实在凑不足银两便也学着户部前任官员将自己名下的田产充数,勉勉强强还完,从户部衙门出来,浑身上下的压抑瞬间消散,身体轻松不少,长长的出了口气,总算不用彻夜难安了。
欠的太多的官员不经暗骂那些沉不住气的小官员,赶死呢交的这么快,大家一起拖着看翼王能耐众朝臣何?总不能都抄家吧,皇上用谁去,朝堂可不是专门给翼王开的,想一人独大没门,呸。吓唬谁呢!
自认为死拖着抱团的朝臣硬梗着脖子挺过了最后期限,第六日正等着去上朝,刚开了府门没料到的一幕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