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朕之前曾提及,诸位爱卿尽无一人放在心上?”沐昊宇隐隐有所不悦。
明晃晃的不将皇上的话当回事的朝中大臣一颗心果断的提到嗓子眼,暗自喊冤,哪是自己不是心,明明皇上之前的态度不似多重视,时隔多日早就忘得七七八八。
无一人敢开口道句并非如此,说出的后果是要听详细的章程,有吗?显然不会有,忘记的事哪能这么快想出贴合皇上心意的主张。
沐昊宇拧眉,指尖无意识地叩击桌沿,每一声响起好似敲击着众臣的心,生怕皇上不愉降罪群臣。
“朕没必情追究尔等失职。”沐昊宇冷下脸,“现在给朕想,拿出章程之前的事就此提过。”
反之后果不必多言群臣自知不是什么好事,好在还有机会挽回,一个个提起精神转动脑筋。
原本有心反对重开武举的官员当下话到嘴边通通咽了回去,已经得罪了皇上,再不知死的反对,真是嫌命长。
有对武举排斥的官员当中不只文官,武官那头不怎么激动,好似开武举对他们无多好处,都知道将官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一多争抢的可能性越大,留在京中的武将不比边关镇守的将士得势,边关将士可靠杀敌积攒军功提升官职,实打实的真本事,京中武将多是护卫之责,一天到晚走过场,闲散的很。
谁让京中无歹人出现,像是刺杀谋反一类需要武将出马的事,一概没见着,长此以往生出惫懒之心,干什么都拖拖拉拉毫无积极性,长期的安逸导致的坏习惯不仅这些。
光拿着俸禄不用心做事,掉馅饼的好事哪里去找,真要开了武举甭管几年举行一次,自己的位置被人盯上的感觉肯定不好,你不出力有年轻人愿意显示自己的能力,对比之下皇上更喜欢哪类人由此可知。
妥妥的抢人饭碗的事。谁能高兴的起来,虽说如今武官不及文官,失了武将的锐气。那是对人不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