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公主,上将军 > 383 满朝文武都知道

383 满朝文武都知道(6 / 8)

境内,如今大周一统,更是马虎不得啊!”

“臣附议!荆江下游百姓众多农田密集,若不小心治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也有反对的意见——

“哼,从东灵历代留存的文书看,荆江的水患几乎年年春末夏初都有,不需要刻意治理便能安然度过。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正是,何况纵观历年记载,荆江的水患治了还不如不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此话不妥……”

“好了。”

玉扶的声音淡淡开口,底下众臣争论不休得以暂缓,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她看向一位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御史,“杨卿所谓吃力不讨好,治了不如不治,不知作何解释?”

杨御史见问,忙拱手道:“回陛下,请容臣细细说来。这荆江下游一带虽人口众多,水患难免伤及人命,可却让人束手无策啊!因为此处良田也多,若以疏来治水,便不得不毁掉大半良田开挖河道。若以堵来治水,则此地良田将无水灌溉干旱异常。陛下想想,无论朝廷是疏是堵,百姓不都有怨言么?”

如此一说,还真是吃力不讨好。

薛柔出列道:“回陛下,荆江水患的消息传回京城后,臣翻阅了旧年东灵的户部账册,发现了一些情况。”

“不妨直说。”

“臣发现,荆江一带的良田不仅对于本地五个州府的百姓而言,是赖以生存之物。甚至对于从前的东灵,也是一笔巨大的赋税收入。杨御史所言是有道理的,这块地方兹事体大,若无把握完全治理好,不如不治。不治,最差不过就是水患时决堤损伤一些田宅房屋,若治,则有可能造成比现在更差的后果。”

玉扶尚在思考,便见张九阙出列道:“回陛下,臣也以为,不如不治。臣同几位家在荆江一带的朝中官员聊过,其实当地百姓早已习惯了年年水患,已经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