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惊呼,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四十五岁了,在古代可不是小年纪,和现在六十岁差不多的感觉。另外,百姓刚刚过上几年好日子,何苦要劳师动众,去那么远的地方征讨高丽?
哈哈哈,李世民开怀大笑,猛然站起身,笑道:“还是国师最了解朕。”
“陛下,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征讨高丽,山高路远,若有意外,谁能担当?”长孙无忌吓得立刻就跪了下来。
“这些年,武将闲居,养鸟的养鸟,看舞的看舞,个个闲的皮疼,天下百姓也早就淡忘了当日的刀光剑影,精神麻痹,不求上进。如今大唐已立太子,更有房爱卿等良臣相助,朕正好也出去施展下这把老骨头,否则可就真的要散架了。”李世民兴致勃勃。
“陛下,远征高丽,可不是玩笑。若陛下有心,自然可派良将前往,无需亲征。”房玄龄也跟着跪了下来:“太子尚且年幼,大唐离不开陛下。”
“朕意已决,无需再劝。朝中可由太子监国,还有房玄龄,褚遂良等重臣辅助,朕后顾无忧!”李世民高声说道。
“陛下尊贵无比,昔日征讨吐谷浑、薛延陀都未曾亲自带兵,怎么偏偏高丽就让陛下心生此念呢?”褚遂良也跟着跪下了,还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气得李世民懊恼的又重新坐下,一直在生闷气。
其实李世民也就是做皇帝久了,闷了,想要再找找当年带兵打仗的感觉,重新树立一下人生的自信。偏偏这些大臣左拦右挡,做什么都不自由。
“诸位,我说几句话吧。”袁紫烟清清嗓子咳嗽几声,环视一周,缓声说道:“生命在于运动,一个国家也在于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满足现状,确实如陛下所说,容易心生麻痹,高丽也好,百济也罢,都是弹丸小国,不足为患,讨之必胜。陛下亲征,民心沸腾,或许会迎来大唐下一个发展**期,利大于弊。”
“国师,陛下万金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