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后,李渊极少公开露面,包括许多重大节庆日也一并交由儿子处理。有人说他沉迷声色歌舞,也有人说他无法从建成元吉之死中解脱出来,李渊逐渐淡出众人的视线。
不过,长孙无垢做的确实不错,依旧每日请安,隔三差五还带着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到李渊那里热闹一天。
没有老人不喜欢孩子的,尤其是李承乾,最受李渊的宠爱。李渊得闲便亲自给这个大孙子讲治国之道,小承乾倒也听得十分入迷,小小年纪颇有见地,乐得李渊难得露出笑脸。
长孙无垢总算是松了口气,有皇帝老师,还怕交不出好皇帝吗?而且李承乾无论是长相气度还是才识,皆有过人之处,将来一定不会再发生类似玄武门这样的惨剧。
在长孙无垢的极力劝说之下,李世民又新纳了几位嫔妃,个个长相出众,家世不俗。杨淑妃自然也没闲着,暗中派人寻找生子秘方,因为上次生了李恪之后,杨淑妃虽然被临幸次数不少,但总也没有如愿以偿的怀孕,御医说是气血中虚之故。
此时的突厥并没有给李世民太多喘息机会,登基大典之后没多久,突厥方面却趁着李世民根基未稳,百废待兴之际,突然兴兵二十万来犯。
来势汹汹,已然进入泾州、武功一带,离长安越来越近。李世民心中十分懊恼,这些时大唐内乱不休,又盲目自大,认为天下叛乱已大致平叛,殊不知突厥方面却是异军突起,举重兵来犯。
“突厥颉利可汗背信弃义,业已逼近长安不足百里,诸位有谁愿前往征讨?”李世民开口问道。
“臣愿往!”
“臣愿往!”
昔日秦王府的勇将们纷纷出列请命,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又满怀忧虑的说道:“天下初定,分配各地不少兵力,以至于长安空虚,兵力不足十五万,难以与之抗衡。此行任务艰巨,不求击败突厥,但势必要为长安各路援军争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