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充自认为是如虎添翼,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看似这一波的军阀割据目前有两家坐大,一方便是长安李渊,另一方则是洛阳王世充。相比较而言,李渊手下人才济济,其本人又是豪门望族出身,更有人气。王世充则志在掠夺领土,靠着不断的争夺地盘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至此,天下豪杰开始收心,纠结于究竟投奔哪一方。然而,尽管如此,仍然有异军突起,心有不甘者出现。
刘武周便是其中一员,当时他的职务是马邑的鹰扬府校尉,趁着隋末大乱,心里痒的实在是受不了,更是与突厥的始毕可汗交往密切。
马邑太守王仁恭对隋炀帝那是忠心不二,而且为人一向清廉,闻听天下风云将变,王仁恭变卖了家中房屋田产,将所有筹集来的资金都用来招兵买马,为的是保驾护国。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筹集更多资金,王仁恭不得已开始出售官职,甚至是收受贿赂。
虽然这些钱都是用来报效国家,然而天公不作美,恰逢马邑百年不遇的大旱,王仁恭却把这些粮食看得死死的,要把这些粮食一粒不少的用作是军用物资。
百姓对此当然是不了解,聚众闹事时有发生,王仁恭为平复民怨,菜市口斩杀了十几名带头闹事的百姓。王仁恭的忠只是对于皇帝,而忘了爱民,斩杀百姓之事激起了更大的怨愤,这个机会就被野心勃勃的刘武周给充分利用了。
刘武周本是富豪出身,家中颇有资产,便拿出相当一部分用来笼络人心,加上王仁恭出卖的官员多半都是富豪子弟,所以很快就拉拢起一个以他为首的朋友圈。
见时机成熟,刘武周将这些人秘密召集起来,然后在王仁恭疏忽戒备的情况之下,冲进府衙,将王仁恭刺杀,而他本人则自称是太守。
随后刘武周开仓赈粮,立刻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几天之内就召集起两万兵马,成为一方小小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