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早就制定了攻下蒲津关,威胁太原,给清廷施加压力的策略。
明清争夺的焦点是两淮和山东,而魏军与清军争夺的焦点其实是在山西。
河南虽是中州,可就算魏军夺下,对满清的压力依然不大,清军依然雄踞河北,但若是魏军夺取山西,那满清会立刻寝食难安,甚至会考虑撤回关内。
历史上姜襄反正时,便牵制了清军绝大多数的精力,连多年不曾出征的多尔衮,也曾短暂挂帅出征。
山西的地形封闭,北面长城,南面中条山,东面太行山,西面吕梁山,可以算是个小关中。
这里不仅是明末受到战乱影响较小的一个省,是清廷主要的赋税和钱粮来源之地,同时他在地理位置上,又直接威胁燕云。
如果满清丢失山西,魏军就可以直接攻击北京,清廷便无法在关内立足了。
因此山西之地,将是魏清争夺的焦点。事实上高义欢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因为清军控制河套和草原,清军可以从北面威胁关中,便将魏军兵力牵制在了关中。
要是魏军发兵攻山西,关中兵力就会空虚,这样河套清军就会有机可成,关中反而变得不安全,因此魏军占据关中后,一年半的时间,始终没考虑过对蒲津关出手。
这一次,为了给清军施加压力,魏军决定攻打蒲津关,但是蒲津关该怎么攻打,却是一个大难题。
首先攻打蒲津关,必需要跨越黄河,而走浮桥强攻,就算是十万人马,也不一定能够打下来。
清军只要在桥头架上几门火炮,压低炮口直射,一炮就能将挤在桥上的魏军打倒一串,魏军就算在精锐,也很难冲过浮桥。
况且浮桥之后,就是关城,守军守个一天就会得到援兵,魏军在滩头只有挨炮轰击。
为此,西魏苦思破关策略,觉得还是要智取。
烧掉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