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汇报工作的是李颖峰这样的人,那当然没问题,雷昊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是苏逸文这种被雷昊的神奇熏陶了很久的人,也没多少问题,他们会保持观望态度,先让雷昊放手施为。
叶柳的立场却不同,他是新人,他有能力,他还是即将代表一群人利益的高层,他需要展现能力,也需要找到和雷昊相处融洽的一种方式,他不是来当应声虫的。
或者说,即使是当应声虫,叶柳也需要找到一种作为应声虫也能发挥自身才华的方式。
“就像是vr产业,半年前还是繁花似锦,现在呢?现在仿若昨日黄花,如今的热点是智能领域,但今天的职能领域很可能就是半年前的vr产业,我们的资金布局可以稍微有所侧重,却不能太过度……”
“晨光的团队擅长的是传媒领域,加大对my传媒的投入,是个绝对划算的项目,正因为国内的舆论管控较严,我们才更应该让它走出国门,加大投入是必然的……”
“b2c模式才是资本最容易获取利益的领域,b2b领域,或者说上游企业的投资对我们来说不是不可以接触,但风险和收益明显比不过b2c……”
巴拉巴拉的,叶柳滔滔不绝的把股权投资领域的东西全盘托出。
雷昊也听得津津有味,他对叶柳的能力是满意的,只是股权投资领域,对方就可以信手拈来、说出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论点,再加上其他方面还没展露的能力,这个内定的工作助理无疑很令人满意。
所谓的b2c就是商对客,通俗和狭义一点来解释,也就是平台、渠道之类的企业,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而b2c模式成功了,会反推企业发展,因为客户更容易接触产品了,渠道、平台丰富了,经济能不发展才是怪事。
但b2c模式在中国的强势崛起是基于人口红利,中国在b2b模式上面却进展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