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势力下海同海盗们决战。就算如此,也让当地的老百姓很满意。至少海盗不敢轻易上岸祸害。
至于那些海商们,则大大的不满。因为他们的船一旦出海,必然遭到海盗的打劫。这让海商们损失惨重。
海商们串联起来,给官府施压,希望官府能够上报朝廷。让朝廷督促颜宓赶紧出兵海上,护卫海船。
经过海商们这一番串联,于是颜宓的头上又多了一个罪名,那就是平乱不利。
如今连海商都对颜宓有意见,这是不是意味着颜宓根本不合适留在东南平乱?御史们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攻击点,于是不遗余力的弹劾颜宓,势要将颜宓从东南弄走。
元康帝看着上蹿下跳的御史,感觉非常心塞。
这帮御史纯粹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当初元康帝想要将颜宓弄回京城收拾,结果这帮御史不给力,让颜宓顺利去了东南。
如今元康帝需要颜宓在东南稳定混乱的局势,结果这帮御史又开始拖后腿,说要将颜宓弄回来。
元康帝很想问问这些御史,他们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弹劾颜宓,好歹也该掌握一下时机,
现在东南需要颜宓,朝堂需要颜宓,元康帝的钱袋子,户部的钱袋子统统都需要颜宓留在东南平乱,御史偏偏在这个时候捣乱,要将颜宓弄回来。
弄走一个颜宓简单,颜宓走了后,谁来主持东南平乱?谁有资格主持这场海战?谁有威望整合东南沿海几个省份的资源?谁有本事压制当地的官员?
这帮御史做事,全凭一股子不合时宜的劲头,真是气煞人也。
元康帝不耐烦听御史们叨叨,干脆任性的退朝。
正在*的御史见状,顿时就跟中风了一样,恨不得将元康帝抓回来。
元康帝气呼呼地回到思政殿,顺手就将手中的茶杯给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