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其实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大的信心。
启航确实对手机的研发投入了不少的资金,至少是现阶段国内厂商不敢想的数字,可是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向的都是手机智能化的领域的,反倒对现在的手机没那么重视。
对于现在的功能机,杨帆最重视的也不过是外形设计。
作为现在只能建造一个大组装工厂的启航想在功能机这一块上从无到有,突破那些巨头的封锁,无疑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先不说杨帆对手机具体技术并没有那么了解,就是一路帮助启航手机开挂,这最少十几年的差距也不是三两年能追上的……
可是功能机一共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杨帆可没兴趣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功能机上去追那些巨头,哪怕追上了又怎么了?
一同迎接被淘汰的命运吗?
所以从一开始启航的手机研发中心重心就放在现在还是零的智能手机上。至于现在的功能机,启航就学着其他国内厂商当个组装厂就好了。
这一切第一让杨帆对现在启航在手机市场的表现并没有外表那么大的信心,当然,这要看跟谁比了,跟熊猫这种只想用市场手段突破的企业比,杨帆的信心确实挺足的。
看着在研发中心逐渐定型的几种机型,杨帆笑了笑,跟旁边的李卓宇说道,“你说咱们这几款手机除了最后的组装基本没咱们自己生产的,是不是挺可悲的!”
李卓宇看着杨帆手中的原型机,无奈的摇了摇头,真不知道说这家伙是太骄傲,还是太谦虚……
启航刚进入手机凭借组装就能弄出这么优秀的机型还想什么?
最关键的,启航凭借跟摩托罗拉的合作,借助摩托罗拉的供应链,不会像国内那些厂家一样受到各种剥削,无形中就让启航手机生产的成本降低了一大块。就像杨帆手中的那个手机,算起来成本超过二千块,要是换成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