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的研发周期越来越长,导致武器装备的成本越来越高,
无论是飞机还是军舰,说是用黄金一两一两堆起来的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如同五六十年代,米格21一造几千架,F—104甩甩手就是白菜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面对动不动就数百亿美元的研发成本,算一算就七八千万美元的单价,无数小国望而却步,中等强国也是连连摇头,甚至就连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面对高昂的成本,也是有咋舌不已;
于是利用成熟可靠的平台,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升级,使其适应新时期作战任务,便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选择,而最先付诸实施的便是极具商业头脑的美国军队,美国空军所装备的F—16和F—15两款第三代战机,自七十年代服役那天起,便从没有停止过改进;
尤其是F—16,由于其定位是与F—15高低搭配的轻型作战飞机,因此一般的“苦活累活”都由F—16来负责,也正因为如此,对它的改进也最为迅速和彻底,从Block15(第十五批次)换装更强劲的发动机,到Block20应用更先进的航电设备;从Block40具备反辐射作战能力,再到最新式的Block52使用相控阵雷达,配备保形油箱,采用最新式的攻击弹药.......
可以说从F—16诞生那天起,就从未停止过各种各样的升级改进工作,而这也促使F—16在漫长的服役生涯里,其技术状态和技战术能力始终处在世界前列,特别是经过深度改进的Block52系列,更是让其一举越居三代半战机之列,其多用途功能甚至让一些刚刚服役的新机都有些相形见绌!
F—15同样如此,虽说在1974年交付美国空军的重型空忧战斗机,在服役之初便宣称“没有一磅重量是用于对地面攻击的!”,以突显F—15对空的优势能力,然而思维灵活的美国空军并没有因军火商的吹嘘而束缚住自己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