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也只不过是苏联六十年米格21的仿制品,哦......还有个未参阅的歼八,可充其量也只是个二代半,也就是说,咱们国家至今没有一款可以翱翔蓝天的第三代战机!
相比之下,苏联的前线航空兵早已换装性能先进的米格29,国土防空军也开始猎装新锐的重型战机苏27,即便是韩国也在大规模装备F—16,而日本更是在两年前就已经将F—15J飞上蓝天,哪怕是隔海相望的T地区也在加紧研制第三代的‘经国’号战机,可我们........唉........能早点就好了.......”
杨弘毅的话并没有说完,但一声无奈的长叹却道出了千言万语,而一句能早点就好了,更是说出难以言说的紧迫感,卢嘉栋知道,自从杨弘毅回到西南航空所以后,一直奔走呼吁,希望国家能尽快立项第三代战机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今年年初,高层介于周边与日俱增的空中压力,和各方专家的意见,
终于启动新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计划,并为此向几大航空研究所下达了方案竞标通知,杨弘毅作为航空领域的资深专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早就将自己多年构想的设计方案递交上去,据说很有希望获得最终的研制项目!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节骨眼上,杨弘毅不可能将产业链完整的航空生产体系用作他途,要不然一旦项目确定下来,根本无法完成研制任务,对此卢嘉栋虽然表示理解,但也有些枉然,最终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接受现实:
“我其实跟你想的一样,只不过........唉,不说那么多了!还是那句话,老杨,预祝你下个月的方案预选能成功通过!”
卢嘉栋并不是那种纠结的人,既然达不成目标便也拿得起放得下,于是脸上的无奈和惋惜一闪即逝,换之是那一抹熟悉的淡然微笑,而杨弘毅没想到卢嘉栋会这么快就想通了,要不然也不会拐外抹角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