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说的真的就是闲谈,毕竟法库里少将也是极其刻板的人,跟人家说些笑话。讲点儿黄~~段~~子,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为了能恰当的沟通,也要找一些聊得来的共同话题,因此卢嘉栋也就聊了些战术方面的看法。
说起来就是些后世军事杂志上,杂七杂八的不成体系的观点,卢嘉栋无外乎随意再抄些应对法库里少将热情的攀谈。不管怎么说,卢嘉栋只是个军工专家,不是战术专家,跟法库里少将这种专研空军战术多年的“老兵油子”比起来实在是粉嫩,粉嫩的。
所以卢嘉栋也只能调动储备的记忆加以应对,却没想到,竟然成了一场无形的头脑风暴。不但席卷了伊朗空军的有识之士。竟然连吴睿、宋晓旭等人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此无心插柳之举。让卢嘉栋既感到意外,又觉得高兴。
因为这样的氛围也正是卢嘉栋一直想要的结果,正所谓“改变一个环境很容易,但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却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思想固化之后,所谓的思维方式都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到那时想要改变,要么是受到极大的外部刺激,要么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不管怎么样,两者都会承受某些不可知的痛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苏联,在其内部并不是没有杰出的人才和领导者,比如说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开展新一轮军事技术革命的人,就连当时的美国,也是在借鉴这套理论之后,才确定未来美军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准则,从而确立了“空地一体战”的联合作战模式。
而反观苏联,因为国内固有的传统势力过于强大,已经极端稳固的官僚阶层只想着如何能保持现有的既得利益,根本没有动力和意愿想去改变,最终导致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改革举步维艰,最终在他去职后成了过眼云烟。
即便是后来海湾战争的震撼,也没有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