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藩国,外国使臣看着这个小家伙,目光炽盛。
这个,就是将来大明的皇帝。
大明,何等强盛,何等富饶,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与大明皇帝有一个友好关系都是百利无一害。
朱栩对外廷很多人来说,是蜗居深宫,很难见到的,对那些藩国,外国使臣更是如此。
朱栩这一次,在这些人之中走了一圈,谈笑从容,展示友好。
这些使臣受宠若惊,有的人当面表达了一些想法,谋求更多的合作,有的人则是希望单独拜见,能与这位大明皇帝私聊。
朱栩甄别着,明确,含混的对待,一场晚宴,热闹到了深夜。
几个小家伙睡的东倒西歪,在他们母妃,母后身边,已经轻轻打鼾。
即便是太子朱慈煓,也不过才三岁,没谁苛责什么,乾清宫的主角,依旧是朱栩。
十多年来,朝廷很少有这样的盛况,朱栩倒也是开怀,杯杯酒酒的与这些人闲话。
一直到深夜,酒过半酣,朱栩这才宣布散席。
一群人酒气熏熏的出了乾清宫,被禁卫护送着,挨个送回去。
这次看似平静又不同寻常的太子册封大点,在明朝注定会有不可预测的影响。
太子册封之后,朝野难得的出现了一阵平静,这种平静仿佛定海神针落下,镇的海面风平浪静,暗涌都消失了。
到了七月,朝廷的局面陡然为之改观,主要是夏粮的赋税收上来了,上半年的商税也入了国库。
不知道是不是孙传庭吏治刷新起了左右,内阁,户部等预估的夏粮只有七百万石左右,实际上收上来的高达一千万石,是这几年的最高数字!
户部一些人将之归结为地方上情势改变,主要是贪腐受到了遏制,少去了层层盘剥。
也有人认为,是灾情在减缓的一种迹象,或许用不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