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阵子,朱栩抬起头,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沉吟着道:“现在制约政院发展的,一个是钱粮,一个是人手,当然了,现实环境的问题咱们不谈。钱粮,朕会让内阁那边尽可能抠出一些给你们。人手嘛,咱们从政策上入手,这样,凡是会试,需要有一年的政院任教履历,入仕之前,需要累积三年的任教经历。鼓励民间办学,要设立各种奖项,如捐助书院,教的好,发明创造,改良,凡是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都要重赏,钱粮,官职,荣耀等等,都给予奖赏,朝廷不吝啬……”
宋应星等人大喜,起身就要行礼。
朱栩连忙压了压手,又看了眼不远处的那些管理,这才继续低声的说着他的想法。
在政院,足足待了大半天,朱栩才回宫。
朱栩走了一趟皇家政院,这个没有瞒人,很快就传遍京城。
年底,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朝廷的今年总结,明年的计划,尤其涉及到人事,钱粮等方面,很多人都绷紧神经,眼观八方。
朱栩在政院的一些行为被传出,听说皇后娘娘咬牙拿出二十万,后又五十万,不少人动了心思。
这件事,也传到了内阁。
中午闲暇片刻,毕自严,孙传庭,傅昌宗等人抱着茶杯,在小亭子里喝茶,吃点东西。
孙传庭看了眼傅昌宗,随口道:“听说,汪阁老从大理寺的预算中,抠出二十万,给了政院?”
傅昌宗是一种沉稳型的官员,不问绝对不说话的那种,听着孙传庭的话,他面上不动声色,道:“汪阁老出自政院,现在政院拮据,他有所回馈,也属正常。”
孙传庭微笑,没有再说。
现在朝廷各个部门都在推动‘新政’,处处都需要银子,不管是内阁,还是大理寺,缺口都不是一般的大,何止政院拮据,汪乔年为了银子,差点没将毕自严的门槛踩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