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的,只要认真发掘,大力推动,外加与传教士的交流,一定会迅速发展,超越西欧。朱栩打算明年派遣庞大的代表团访问欧洲,其中就会派遣一些政院的教授,包括宋应星等人。
军器局这边准备了好一阵子,在朱栩还没有到之前,一群人就来到大门前,远远的等着。
朱栩坐在马车,经过几道岗哨来到大门前,依次下了车。
朱栩已经有一年多没来了,城墙高大,到处都是铁丝网,火炮,火炮,外加大雪飘飘,一片肃冷之感。
朱栩看着一群人,拉着小永宁,微笑的向前走去。
毕懋康领着宋应星等一群人,齐齐抬手而拜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摆了摆手,道:“都免礼吧,这么冷的天都不要在外面站着了,咱们进去叙话吧。”
“遵旨。”毕懋康颇为认真的行礼,慌忙又安排人去准备。
朱栩带着一身男装的小永宁,不停点头示意的向前走去。
小丫头很好奇,睁着大眼看来看去,好几次想跑出去都被朱栩拉了回来。
宋应星倒是第一次见到朱栩,有些意外的多打量了几眼。
他的眼光与旁人不同,那些人只看到了皇帝对祖制的破坏,如何苛待百官,穷兵黩武……他看到的是大明各方面的不同发展,尤其是政院这一块,兴教化,拓实物,这些都深得他心,再说朝廷这些年对天下的革新,虽然不少他也不甚明白,可总体是遵循了某种规律,他能看得出,这是对整个大明有裨益的!
若是这样的政策能坚持二十年,哪怕是十年,对大明的好处都是无穷的,中兴大明不是妄言!
朱栩已经习惯被人围观了,慢慢的走着,与毕懋康还闲聊似的道:“朕也很久没见青青了,现在都怎么样了?”
毕懋康跟在身侧,连忙道:“皇上放心,青青现在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