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掉,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多少府县!
内阁已经意识到了情况严重,孙承宗更是亲自出京,赶赴河.南。
现在的水情让整个大明官场都注意到了这场大雨,也令他们再次审视眼前的灾情,清醒过来,这不是普通的,偶尔的天灾,这是绵延了几十年的灾情,并且在逐渐走向更严重,没有减弱、停止的迹象。
朝报以及各地的报纸动作更为迅速一点,不间断的登载今年的水灾,尤其是朝廷的每一步应对,都写的非常详细。
同时,也让整个大明都在渐渐明白,整个国家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状况。
两天后,朱栩的感冒稍微好了些,马车内,朱栩翻看着内阁送过来的奏本。
这些有的是请示,有的是例行通知,有的只是建议,还有很多是弹劾奏本。
朱栩挨个的看过去,对于弹劾奏本,他向来是敬而远之,都是直接转交给有司进行调查,例行通知的也只是需要知道就行,建议的他要留在晚上休息前看,好做记录。
最关键的,就是请示的,这些里面涉及政务,人事,钱粮等等,每一项都极其重要,大意不得。
前面是关于政务,尤其是‘新政’一块比较多,里面有太多细节,复杂到毕自严等人都没主意,需要朱栩来拿捏。
接着就是关于钱粮,国库已经见底,内阁希望提前接管惠通商行,十大粮仓等,补充国库。
最后就是人事一块了,福.建巡抚,各地参政参议,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等等,一口气有数百人的任免,外加年终考核,需要任免,左迁右调的不知道有多少。
当然,还有就是辅臣的人选,不过时间太紧,还没有发过来,想必对内阁来说,这也是件极其头疼的事情。
朱栩挨个审阅,批的批,留的留,处理的干净利落。
倚靠在厢璧上,朱栩松了口气,道:“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