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蔑朝臣,以至于隐射宫闱,你们告诉朕,为官为臣,底线在哪里?”
皇帝的话语没有一丝的波动,这让朝臣越发的忧心。
“自张居正之后,朝臣眼中无圣,把持政务,国政败坏,百年未有……继而党争四起,无人不党,国政益败,以至于延及边关,建奴坐大,威胁国祚。朕自登基以来,费尽心力,肃清朝政,消除党争,任用贤能……奈何才德浅薄,纷乱不断,朝局竟无一日平静,朕上愧列祖列宗,下愧万千子民。昨日朕反省了一夜,决定……想到了‘罪己诏’。”
“万万不可!”
朱栩话音刚落,周应秋就猛的抬头打断。
罪己诏,这非同小可,一来会有损皇帝威信,二来更会损害大明上下的信心,何况是在政改的关口!
毕自严也跟着抬手,沉色道“皇上,臣认为不可,还请三思。”
孙承宗道:“皇上并无失德,天下一心,臣认为没有下罪己诏的必要。”
罪己诏在一些时候确实可以抚定人心,却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明。
傅昌宗抬手,肃然道:“皇上,纵有一些人无君无父,肆意妄为,也不该皇上担责,臣认为,当前应进行清肃朝政,查处作恶官吏,无需下罪己诏。”
其他人陆陆续续都接着开口,都是反对朱栩下这罪己诏。
朱栩站在台阶前,背起身,神色淡漠的道:“那你们告诉朕,朕要怎么做才能消除党争,怎么样做你们才不会争权夺利,一心为国为民做事?你们都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消除弊政,中兴大明,为万民谋福……”
这个命题很大,满殿的大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一阵子,毕自严抬手道:“皇上,此次政改正是为了去除旧弊,革新朝政,臣相信,我大明定然再有朗朗乾坤,昨夜之事不会再发生……”
朱栩背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