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时期,古希腊奴隶制发达,公民受教育普遍较高,哲学家备受推崇;而印度产生了婆罗门祭祀阶层,由此产生了反婆罗门教思潮,耆那教和佛教孕育而生;而华国,则产生了士阶层。
……
这一观点也同样在李凡讲座中有所提及。
京师大历史系主任欧阳长青发表文章,着重谈及了人口大迁徙与轴心时代的关联。
晨华大学教授苏武接受采访,单独讨论了印度轴心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与当时的印度社会经济变迁有重要联系。
……
一时间,史学界突然进入了对轴心时代的大讨论中,而在这个网络异常发达的年代,关于轴心时代的研讨遍布于网络。
不过,无论史学界怎么讨论,也基本是在李凡提供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的。
李凡在讲座中因为鉴于节目时长和其他内容太过丰富的原因,而对轴心时代只是概括性地在整体上谈论了一下,虽然每个观点可能只有几句话而已,但却包含了值得广为讨论分析的大量内容。
这也是李凡决定要出书的原因,轴心时代理论和研究,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说完的,各个文明之间的分离和关联,更是值得大书特书。
经过几天的发酵,明眼人已经发现了,虽然一些史学家发表了关于轴心时代的研究,但是他们都没有脱离开李凡的讲座内容,仿佛史学家的研讨都是在李凡给予的大框架下进行的。
当刁教授看过了同行们对轴心时代的分析文章后,他不禁望洋兴叹,心中疑惑不解:李凡怎么这么牛逼?
这没办法,李凡站的高度实在太高了。
一周的时间里,报刊、杂志、网络、新闻、微博等,遍布了无数与轴心时代有关的话题讨论,轴心时代的话题度进入了爆发期,李凡就是在这一时期,准备签下天价合约的。
京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