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也是!”
########
新兴的小厂家受到了供应链的制约,产能完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直到12月1号,厂家的第二批货才再次上市。
这一期间,李凡的商业魅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此时此刻,他在其他厂家眼中,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个符号:?(人民币),$(美元),€(欧元)……
12月1号这天,李凡在电话里拒绝了欧洲知名化妆品品牌的代言,然后坐着动车直奔辽东省,录制他高考前最后一档节目——《吐槽大会》。
这20天内,给自己送上一纸合同的有六七家公司,至于对自己有意向的那就不好说了,合同金额最低也是200万每年起步,但李凡一家也没接受。
坦白地讲,这赚钱太容易了,随随便便拍个广告,挂张图片,自己就入账几百万,实在太轻松了,要不怎么说明星赚钱基本上是躺赚呢。
华国当红明星,谁身上还没有10个左右的代言啊,甚至极个别大咖身上能挂二三十个,说其“疯狂敛财”也不为过。但是,李凡不想成为这种人。
那一块块大蛋糕摆在李凡面前,他是真想吃一口啊,特别特别的渴望。但是李凡不敢啊!
不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产品有问题,不想坑粉丝。
人家把自己当做偶像大力支持,结果自己为了私人利益,借着粉丝们的信任来坑蒙拐骗,太他妈不厚道了。
所以李凡代言有自己的两个“不准”:与自身形象定位不符的产品不准代言;任何虚假伪劣产品不准代言。
前者好办,但后者太难区分,产品往你面前一摆,你哪知道好坏?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绝不成为商家赚钱黑心钱的工具。
李凡下了动车,直接打车到了辽东省一家网络公司,在制作人的陪同下,直奔休息室。
一路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