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杨建接受采访,为自己辩解称:所谓《论语心解》,是对原著的升华,是加入自己的理解,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
网友们见到这个视频,立马不干了,纷纷狂批:
“对原著升华,你算老几啊?”
“哦,我懂了,就是望文生义对呗?”
“哦对了,你不是从小6岁就接受了《论语》的洗礼和启蒙么?还是国学大师手把手教的,怎么教成了这个水平?”
“还你指导现代人生活,要是按照你的言论,华国人全部会成为没有骨头的言听计从的‘软民’!”
……
整个网络上乱糟糟,新闻热度持续上扬,各种采访视频不间断地传到了网络上,引起全民热议。
作家云云接受采访。
记者:“您和潇潇等人联名批判了杨建,请问,您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云云:“首先,‘批判’这个词都是对他的抬举,他这叫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
张磊接受采访,他道:“各种讲座可以有个人的见地,但不能胡说八道,妖言惑众,大多数专家学者碍于现实原因不方便发声,那我们年轻一辈就得站出来了。”
的确,站出来的这13人都是年轻一辈,还饱含热血的青年才俊。
李凡三天的时间内,又发表了《《论语心解》问题汇总》二、三篇,每一篇都仿佛是一把利刃,直接划开了伪大师的虚假面具,划得他血肉模糊。
杨建开始低调了,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接受各路媒体采访了,人甚至也消失了,不知道去哪里躲清闲去了,还是去哪里搬救兵。
当发表了第四篇《《论语心解》问题汇总》后,李凡的电话基本要被打爆了,除了蔡咏、肖老、一剪梅等人,更多的是一些并不认识的人的来电。
核心思想就一条:别再闹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