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视剧收视率从来没买过!”
这个小白可以保证!
“…那是你厉害,《武林外传》直接创下了十年收视纪录,但是一般的影视剧不行啊,人家请明星、买ip剧本身就自带了粉丝,而且广告商更愿意为这些剧买单,谁管你作品质量?比方说一部剧的真实收视率是百分之零点三,他买个零点七,收视率直接冲一了,影响力不就出来了嘛!”
小白当然知道业内有卖收视率的现象,这是他没想到这条产业链已经如此普遍!
还没开口,徐争继续说:“而且你不买还不行,因为你不买,份额就会被其他买了的挤压!”
“我就没买,《人民的名义》也没买!”
“有什么用呢?能把观众转化为狂热粉丝,肯为偶像疯狂买买买,冲代言销量的存在吗?”
小白若有所思,徐争继续说:“所以,我才不拍电视剧,思诚估计也不会再拍了!”
不交保护费,真的不行!
收视率造假的利益驱动方之一,就是广告商。
《人义》单台破七,《武林外传》单台破十,但这种剧收视再高,对大部分广告商是没用的,他们甚至并不欢迎这种剧来占收视主流。
相反一个流量明星上部剧0.5%,新剧又是0.5%,真实收视可能只有0.3%,为什么一直扑街,还能一直有新剧主演,剧拍完还能马上播出,就因为流量明星的粉丝,在商业代言的狂热购买力上,远超普通观众。
但对‘收视率=业绩’的电视台来说,要让他们愿意播流量明星的扑街剧,而不是《人民的名义》这种明明有收视率保障的剧,广告商和投资方就必须要给电视台相应的好处,所以就投入几千万去造假了,把表面收视率提升到可以让电视台满足业绩需要的程度。
所以,很多流量明星的片酬高的离谱,但其中一大半都要交给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