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古琴,古筝……
过门伴奏用的是弦乐,既有华国传统含蓄之美又有现代时尚之风,譬喻和转化以及拟人、类迭等等,如此多的修辞手法,却完全不会对歌词乃至歌曲本身产生任何累赘之意,这就是白亦演唱的歌曲。
她叫《青花瓷》。
令人神往的东方意境已经被这首歌被阐释得淋漓尽致,浓到化都化不开,如果单纯论好听,之前那首《烟花易冷》足够,但如果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此曲却是隐隐胜出了一筹,这也是洛远将之安排在此轮演唱的原因所在。
和《烟花易冷》时一样。
当白亦开始演唱的时候,台下寂静无声,萦绕在无数观众耳边的只有那如丝如竹的音乐之声,明明歌词唱的是青花瓷,很多观众的眼前却好似出现一位白衣素袂的女子,如缤纷四去的落英,如夏花遗世独立。
就连洛远都有些沉浸在歌声里。
相比较记忆中的原唱,白亦以女性的视角赋予了歌曲的新生命,缓缓流淌的溪水似青花瓷般素雅娴静,铜铃般的清脆嗓音,回荡在耳际,泼墨山水画中似有缕缕幽香传来,一切宛如梦幻。
触不到,摸不着。
却能感到烟雨朦胧的深秋,一双澄澈明净的眸子中仿佛有牡丹的妖艳,也有菡萏的清鲜,更有幽兰的雅致,以及野菊的傲骨。
抬脚,止步,抬脚,止步。
白亦女子藏在眉眼间的那份纯粹,真挚,倔强,难以捉摸,已成为观众心上挥之不去的美景,而这样的美景便叫做青花瓷。
主歌结束后的伴奏声突起。
依旧委婉细腻的歌声钻入观众的耳际:“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带眼带意……”
琵琶,古筝,琴瑟和鸣。
当歌曲演唱结束,演播厅似有余音袅袅,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