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对杨慎经荐科入仕,成为吏科都给事中,他不断提起,妒意难以掩饰,不断标榜自已地才学远在杨慎之上,这是杨凌那个蠢货有眼无珠,不识人才。
刘瑾闻之甚喜。心道:‘难怪这狂士登门依附于我,原来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要和昔日好友一别苗头,争个高下。杨凌重用杨慎而当众污辱他,那是士可杀。不可辱。以青城狂士性子自然要争回这口气来”
卢士杰应付着张文冕,偷偷观察着刘瑾的脸色。一位堂堂内廷首相,如此敬诚以待,确令卢士杰十分感动。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刘瑾行任何事,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自已地权、自已的利,今日他对自已礼敬有加,只是因为自已能助长他地权利。如果真的献上利国利国、损其自利的策略,他还会采用吗?他还会如此礼敬吗?
刘瑾暗暗一叹:“人生际遇,妙相无穷啊,杨凌巴蜀一行。成全了我刘瑾,先是趁机被我剥其大权,现在又给我送来一个才子入幕。呵呵,只是不知这卢士杰和杨慎的才学比起来,他们谁是孙膑,谁是庞涓?‘
卢士杰想罢心事也是一声暗叹:“刘瑾热诚礼遇,奈何正邪不两立,我卢士杰也只好做一回入曹营地庞士元了”。
刘瑾让石文义派人去川陕调查卢士杰近两年的所有行踪、交往地人物。知道了他和杨凌结怨的过程。终于放下心来,卢士杰成为了刘瑾的心腹谋士。有张文冕使坏水儿。再有卢士杰推波助澜,刘瑾开始在正德元年末,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政治改革。
除了牢牢把持权力,聚敛大量财物,收贿受贿之外,不可否认,刘瑾在卢士杰、张文冕、张彩等人的辅助下,他的改革大政有许多还是对大明帝国有益地,只是刘瑾属于急功近利的人,根本没有耐心去按部就班,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推行一项国策。
再加上为他所用地人个个趋炎附势,不肯为他所用的人不管刘瑾发布什么政令,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