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下合围,大可屠尽明军。为兄弟们报仇。
明军开火了,火铳砰砰、弓弦嘈切,挥舞着五尺长刀攻到近前的倭寇倒下一片,但是悍不畏死的倭寇一刻也不停歇,仍然凶悍地嚎叫着猛扑过来,他们知道,只要接近了明军,按照惯例。就是他们一边倒的屠杀了。一头狼,冲进一万头羊的队伍,又有何惧?
明军悄然变换着阵形,方才在火铳和弓弩发射前放盾蹲低的士兵们站了起来,他们没有举起半人高地盾牌。而是纷纷握紧了细麻缠绕的长柄朴刀刀柄。
临近茶山一侧的道路上,弃盾握刀的士兵每人左右各隔着近五尺的距离,他们交叉站成三排,横向排成长长的队伍。镇静自若地看着疾扑过来的倭寇,刀锋一寸寸拔出鞘来,发出渗人的磨擦声,但那声音全被倭寇地喊杀声掩盖住了。
这支队伍,是杨凌从内厂和外四家军中抽调的精英,他们有的是同鞑靼铁骑连年厮杀、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有的是在钱塘潮前手刃过无数倭寇,又受过边塞战事洗礼地新锐战士。
这支三千人的铁军。纵然面对着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士也毫不畏惧,又怎会将这些冲锋起来毫无阵形、身材矮小却举着不成比例的长刀,显地有些可笑的倭寇放在眼里?
木村中原领着海盗们冲到面前了,他们忽然发现,这些背对火光,容貌都隐在黑暗之中的汉人,同他们熟知的卫所官兵似乎有些不同:
这些人的身材、衣着和惯于逃跑的明军没有什么两样,可是这些人的举止、脚步。他们挺拔的腰杆儿。所表现出地那种自信和从容,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的对手:某。不可轻侮!
但是,晚了!
倭寇仍然藉着惯性在向前猛冲,前方肃立的明军刀手也忽然脚步轻快地迎了上来,齐刷刷的一声大吼“杀!”,语落、刀落。
内厂绞肉机已经启动......。